针灸教学视频合集-中医针灸讲座下载百度网盘插图

针灸

针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不少精通针灸的医生,《史记》记载的扁鹊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扁鹊被誉为“中华医祖”,他起死回生的神奇针术以及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为后人世代传颂,至今在河北内丘等地还保留有纪念扁鹊的鹊王庙、鹊王祠以及各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中均记载有经脉的循行与主病。从四川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质人形,其体表正背面标有纵横方向的经脉路径,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实物。

到了隋唐时期,针灸学发展成为专门学科,针灸著作倍增,内容丰富多彩,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在太医署专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北宋时期,医官王惟一考订腧穴主治,统一腧穴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并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医疗特征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目录

  1. 杜若桑-《中医穴位学习100天训练营》
  2. 杜高-《特效独针点穴正骨》
  3. 杜旭-《从零开始学针灸针灸奇术》
  4. 符中华-《浮针讲座与操作》
  5. 付广成-《针灸刺血疗法》
  6. 葛建勋-《疑难杂病针灸实操临床病例》
  7. 耿恩广-《针灸系列课程》
  8. 红杏林-《灵枢针灸》
  9. 胡静-《30种中医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10. 贾海忠-《针刺疗法系列》
  11. 李斌-《数字能量针法》
  12. 李定忠-《皮肤挑刺法》
  13. 李正坤-《气血疏通疗法》
  14. 刘红云-《针灸系列讲座全集》
  15.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
  16. 齐永-《脐针课程》
  17. 史维生-《道医鬼门十三针》
  18. 舒卿-《舒氏针灸》
  19. 宋兆珍-《取类比急针法治疗常见疑难病》
  20. 王本正-《刺血疗法教学》
  21. 魏朝军-《一三针法》
  22. 胥荣东-《解灵枢系列课程》
  23. 严超-《易理针灸之刚柔相摩针法》
  24. 杨坚祥-《家庭实用经络穴位与针灸》
  25. 杨维杰-《董氏奇穴》
  26. 杨真海-《黄帝内针》
  27. 云中岳-《阴阳脉针》
  28. 张仁-《眼病针灸针刺操作技术》
  29. 张秀春-《民间眼针疗法治疗近视眼》
  30. 赵从海-《民间秘传针炙54绝技特效针灸》
  31. 赵建新-《培元针法》
  32. 赵学雷-《放血疗法》
  33. 郑承渣-《董氏奇穴》

持续更新中……

针灸教学视频合集-中医针灸讲座下载百度网盘插图1
中医针灸教学视频全集
小程序用户请点这里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